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不断被重塑。今天,让我们跟随李自然的视角,深入探究他独特的世界观,特别是他为何将物理学视为唯一的信仰。
物理学,在李自然眼中,是揭示宇宙规律的终极真理。与抽象的、与现实世界没有直接关系的数学不同,物理学走到哪里,其他学科中不符合其原理的部分就退出了。无论是宗教、哲学还是形而上学都无法与物理学的权威相抗衡。
宗教和哲学虽然有其价值,但宗教可以给人精神安慰,引导人们向善。哲学可以用来总结个人经验,比如创业管理、投资等。但他们未能完成准确解释宇宙如何运作的关键任务。历史上,哲学对宇宙的本质进行了许多探索。例如,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万物的本质,而其他人则主张世界由四种元素组成。然而,当物理学介入时,这些观点逐渐让位。如今,哲学也在朝着与物理学不冲突的方向发展。
关于神学,李子然认为,大概率存在创世神,但绝非与人类想象中的人类相似。上帝的作用应该是设定宇宙的运行规则和基本参数,比如光速、大爆炸起点的参数等,而不是像人类那样狭隘地行事传说。
其他理论在解释宇宙运行时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它们无法做出准确的预测。例如,人们常常将古代言论与现代科学发现进行牵强的类比,比如用“阴阳”来对应正物质和反物质,用“三生造万物”来对应质子和中子由三个夸克组成。这些看似解释一切的理论实际上是无法证伪的,并不能真正推动科学进步。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物理学不仅可以准确预测粒子、元素和现象,还可以让人类准确预测天体的位置。即使复杂的三体问题没有简单的方程,但它仍然遵循物理定律,并非深不可测。基于物理学的现代气象技术比古代观察天象的方式显示出绝对的优势。
由此可见,物理学、神学、哲学并不是互补的,而是排斥的。随着物理学的发展,李自然坚信它最终会解释世界上的一切,到那时,神学、宗教、哲学和形而上学可能会自然而然地消失。当然,物理学的目的并不是消灭它们,这只是其发展的副产品。
尽管物理学如此强大,但仍然有许多现象是它无法预测和解释的。主要原因在于人类水平有限,计算能力不足。以人脑为例。理论上,如果你可以对其进行建模并了解每个神经元的状态,你也许能够预测一个人接下来会说什么。然而,我们目前无法对大脑进行建模,即使建造出来,计算量也会远远超过计算机的负载。就像围棋的变异数大于已知宇宙中的原子数一样,现实中很难穷尽所有的变异数。不过,随着AI技术的发展,比如AlphaGo的出现,好的算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算力的不足。然而,对于现实世界中的许多问题,我们缺乏技术、算法和计算能力,无法预测。
更深层次的原因可能与对称性破缺有关。物理学中的守恒定律源于对称性,对称性的破缺使世界失去简单性,获得秩序,进而变得复杂且难以预测。从大爆炸初期的高度对称性,到后来出现的四种力、质量、地球,再到地球上蛋白质、DNA的复杂结构,再到人类的社会体系,越复杂越复杂。体系越多,需要解释的理论就越多,理论适用的范围就越窄。
以计算机为例。所有计算机都是基于简单的门电路,并且可以使用机器语言来控制门电路。随着发展,出现了高级语言。虽然它们对人类来说更简单,但实际上更复杂,应用范围也更窄。许多现代程序都是基于API的,而一个API只能解决一个特定的问题。物理学也是如此。中学学到的物理知识可以概括为两三个公式。这些基本公式就像计算机门电路的原理一样。虽然它们从理论上可以解释所有程序的运行,但当面对复杂的程序或游戏画面时,很难从门电路层面理解它们。解释和预测。物理理论越简单,就越可靠。然而,在化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复杂系统中,不仅公式很少,而且例外也经常出现。这正是因为它们离物理学可以解释的范畴更远了。
当物理学暂时无法解释某些事情时,我们依靠什么?李自然给出的答案是统计。他认为世界是以物理学为程序、以统计学为基础的。那些离物理学较远的学科更多地依赖于统计学。例如,统计学在社会学和经济学中至关重要。医学上的双盲测试和程序员的AB测试都是统计学的应用。即使是艺术,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通过统计有欣赏能力、有话语权的人群对作品的支持比例来衡量其成功与否。
以医疗为例,我们首先会在理化药理层面检查治疗方法是否合理。如果我们不能准确知道它对身体带来的变化,我们会参考统计数据来看看治疗是否有效。如果没有明确的药理学,也没有可靠的统计数据,这样的药物很难让人信服。当然,在绝症等极端情况下,当物理学和统计数据失效的时候,尝试一些未经统计验证的民间偏方,无异于喝道士烧符的水。但当这个底线不存在的时候,那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李自然虽然不是物理专业,但他把物理视为自己的信仰。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理论物理学家堪称最伟大的一群人。它们从根本上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拓宽了人类认知的边界。从事这一领域不仅需要努力和智慧,而且很大程度上依赖运气。很多人即使选择了正确的方向,一生也未必能做出什么重大的成就,所得到的好处往往与付出的努力不成正比。例如,研究理论获得诺贝尔奖的人为零。李自自然虽然没有智慧和勇气投身物理学界,但他愿意在适当的时候支持他们,甚至计划在死后将剩余的全部财产捐献给物理学的发展。在他看来,物理学是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发展问题的关键,而慈善则治标不治本。
第二,信仰意味着牺牲。李子然赞同“朝闻道,夕亡”的观点。如果有神能帮助他领悟宇宙的终极法则,哪怕十分钟后他就死了,他也不会回头。这就像刘小说中的场景一样。尽管世界上有很多值得留恋的东西,但对真理的追求却超越一切。他用蚂蚁和书籍的例子来说明,人的大脑容量是有限的,就像计算能力有上限一样,一些高级的东西注定是无法理解的。但即便如此,如果有一个了解真相的机会,我也会毫不犹豫地付出生命的代价。哪怕上帝只是让他给地球物理学家传递信息,指出研究方向或者指出错误,哪怕是无名的、要了他的命,他也会毫不犹豫。
总之,李自然认为物理学是揭示宇宙规律的唯一真理。我们生活在一个以物理学为纲领、以统计学为基础的世界。物理学对他来说是一个值得奉献的信仰。这次讨论不仅深入分析了物理学与世界的关系,也为我们提供了看待世界的新视角。如果您对此类话题感兴趣,以后或许可以看到更多相关系列视频,探索决策模型、人类道德、生命意义、宇宙真相、文明等更多有趣话题, ETC。
Auf Twitter teilen Auf Facebook teilen
Kommentare
Derzeit liegen keine Kommentare 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