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啸虎观点辨析:大模型创业的现实与理想

(0 comments)

近期,AI圈有两篇文章特别引起关注。一篇是对正在中国打造大模式的企业家《月之暗面》杨志霖的采访,另一篇是对知名投资人朱啸虎的采访。这两种观点看似冲突,但实际上反映了构建大模型的人和做应用的人以及企业家和投资者的立场差异。

朱啸虎的观点并非“暴力观点”

朱啸虎的文章显示了他独特的性格,他在投资时更喜欢有“土匪精神”的人。他曾经误判张一鸣,早在2014-2015年团队讨论今日头条时,笔者就认为产品很强大,但靠人性弱点赚钱。尽管如此,笔者还是对张一鸣的能力以及字节跳动后来取得的成就充满敬佩。

朱啸虎的观点其实是投资圈的共识。在中国目前的资本环境下,投资者需要考虑退出问题,这是个人投资者或机构无法改变的。无论是人工智能领域还是其他项目,收购和退出的问题始终存在。所以,朱啸虎的观点虽然直白,但却很现实。

大模范企业家的理想与挑战

以杨志林为代表的大模范企业家充满了理想主义,甚至悲情。作者对杨之琳的观点表示赞赏和认同,但也指出月之暗面未来将面临诸多挑战。

从人才角度来看,有人认为中美之间最大的人工智能差距在于人才,但我不同意。美国虽然有很多顶尖人才,但中国的资本环境使得项目很难毫无顾忌地全速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结果存在分歧,如果限制太强,就会束缚技术人才。中国人在顶尖人才中占很大比例,但他们大多选择美国公司。这是由资金、硬件等诸多因素造成的。除了人才之外,GPU等硬件以及相关配套设备也存在限制。国产GPU虽然有了,但还有很多“坑”需要填。

对我国大型车型发展的思考

在大模型的发展道路上,笔者并不认同朱啸虎“一直使用开源模型”的观点,认为中国需要自己的模型。 AI行业的开源与传统软件行业的开源不同。它高度集中,难以追赶。开源模式很多信息没有公开,存在不可控因素。

总之,规模创业之路充满挑战,也充满机遇。朱啸虎的观点揭示了资本的现实,企业家的理想驱动了技术进步。中国大型模式的发展需要人才、资金、硬件等多方面逐步完善。如果有时间的话,也许会取得突破。希望各位读者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观点,共同讨论中国大型模型的发展前景。

Currently unrated

Comments


There are currently no comments

Please log in before commenting: Log in

Recent Posts

Archive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Categories

Tags

Authors

Feeds

RSS /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