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情绪与理性光辉:自媒体视角下的深度洞察

(0 comments)

在广阔的自媒体创作世界中,我们常常面临许多复杂而有争议的话题。如何在大众情感与理性之间找到平衡点,成为创作者必须思考的关键问题。

对争议话题的思考:以联想事件为例

前几天关于司马南和联想的讨论很多,我也参与其中并发布了相关视频。经过再三思考,我决定不再参与这种有争议的话题。这并不是因为我感到震惊或无法忍受。其实视频的结果都是在意料之中的。一些粉丝从我的角度出发的理解评论让我很感动。

我制作这个视频并不是为了盈利,纯粹是出于职业本能。商业是我的专长。当我目睹违背专业知识和常识的现象时,就像科学研究人员听到对相对论的错误质疑一样。如果这种错误观点被大众广泛相信,他们的表达欲望就很难抑制。

至于倪光南先生提到的联想股权结构问题,他列出的数据和观点,虽然我很尊重,但也引起了我的思考。创始人持有上市科技公司16%的股份,这很不寻常吗?乔布斯和盖茨的持股情况却恰恰相反。他们出于慈善、信托、降低风险等目的调整持股。倪先生举的例子是有选择性的,统计方法有人为制造特殊性的嫌疑。然而,很多评论都没有注意到逻辑上的问题。虽然我对倪先生的印象很好,也承认他可能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但我们在讨论问题时还是需要理性、讲道理。

在这里,我们也应该看到自媒体在其中的作用。适当使用标题来吸引注意力是可以理解的,但必须符合常识。在这场舆论风波中,公众往往更倾向于感性而非理性思考。

从奇葩故事的角度看争论与现实的区别

我曾经看过综艺节目《七霸说》,一开始感觉辩论充满了情绪化,缺乏逻辑思维。但我很快意识到,抓住用户情绪才是关键。这颠覆了我对传统辩论的理解。 《七霸说》实际上是站在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上。

然而,当我深入思考时,我发现《七霸说》还是太理想化了。在现实世界中,公众只要先被一方所感动,就不愿意听取另一方的观点。他们完全无视逻辑和常识,只关心自己的立场和正义感。

作为一个自媒体人,我知道夸大、爆料可以引起关注,但我不想这样做。同样,如果你为联想辩护,你也需要考虑其背后的复杂因素。这也让我想起那些打着爱国旗号制作视频来缓解房贷压力的老师。只要他们的观点站得住脚,有底线,就没有什么问题。爱国主义应该弘扬,但不应该一味狂妄,而应该正视差距。

舆论监督和理性的重要性

舆论监督作用固然重要,但绝不能变成舆论审判。以频频呼吁对坏人判处死刑的社会新闻为例,足以说明舆论审判的恐怖。我们应该尊重常识,不懂的时候不要乱说。

回顾TikTok事件,作为海外行业的见证者,我为看到TikTok在海外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但当它遇到困难,张一鸣面临诸多无端指责时,我心痛不已。我曾经做过一个视频,讲一下背后的努力,但是没能通过审核。当时很多同事虽然认可我的观点,但不敢点赞。小丹尼的支持尤为珍贵。他在没有人敢反对我的环境下勇敢地说话。而那些为了煽动情绪而制作的视频,随着情绪的消退就会被删除,但造成的伤害却是不可磨灭的。

另一个例子是会员销售事件。由于爱国情绪而抵制销售,最终导致公司面临破产危机。然而,最初的抵制者早已忘记,让公司艰难前行。

没有触及舆论中心话题的原因

我决定不触及舆论的中心话题。一方面,风险与回报不成正比。一旦我说错话,不仅我自己的名誉受损,团队也会受到伤害。另一方面,我知道个人很难改变公众的非理性状态。 ,理性对于大众来说太奢侈了。

当前,仇富、打倒资本家等情绪愈演愈烈。原因是:一是社会透明度增加,公众看到了富人的真实生活,产生了心理落差;第二,向上的通道数量并没有减少,但事实上,技术的进步使向上的通道数量增加了,但对于缺乏实力的平庸之人来说,仅凭勇气和勇气来跨越社会阶层越来越困难。

在这个信息纷繁复杂的时代,希望每个人都能保持理性的光彩,不要做平庸之人。这样,我们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用理性之光照亮前进的道路,不为民情所左右,向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致敬。

Currently unrated

Comments


There are currently no comments

Please log in before commenting: Log in

Recent Posts

Archive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Categories

Tags

Authors

Feeds

RSS /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