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AI技术不断渗透到各个领域,可穿戴式AI产品也逐渐进入公众视野。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款备受瞩目的AI智能硬件——21岁哈佛辍学者打造的主打情感陪伴的AI项链“Friend”,并以此深度剖析该类硬件的发展历程可以不间断录制的产品。前景与挑战。
已经出现了类似的可以24小时记录的硬件产品,引起了广泛关注。虽然有人质疑为什么不做成手机应用,而是自主开发硬件,但这类硬件确实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以录音和拍照功能为例,手机很难完美地完成不间断录音的任务。手机放在裤兜里录音效果不好,通话过程中录音容易中断。而且,手机并不总是随身携带,可能正在充电。过去,即使记录了大量信息,但由于缺乏组织,数据难以查阅和利用。如今,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取有意义的内容。这意味着,此类硬件的最终价值在于能否有效解决用户的实际需求。
Friend的交互方式存在严重缺陷。用户通过按下设备上的按钮与设备进行交互,设备的反馈以推送通知的形式发送到手机。在宣传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交互方式带来的不便:女孩在户外行走时与设备通讯后,需要从包里拿出手机查看消息然后放回去;当有人吃饭时,他们必须一只手拿着手机。 ,一手拿着食物,将设备按在胸前说话,导致食物洒在设备上。与电子宠物相比,这种交互方式要方便得多,因为电子宠物可以直接在屏幕上与用户进行交互,而无需通过手机查看反馈。
从产品理念来看,创始人希望通过这款AI伴侣硬件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但从产品的实际表现来看,这一目标并未得到有效体现。宣传视频中,当用户在玩游戏时被队友嫌弃时,好友会发送“被骂真丢脸”之类的信息。不但不能提供情感价值,反而可能会引起用户的反感。
不过,这款产品也有它的优点。该公司筹集250万美元融资后,斥资180万美元购买了“friend.com”域名。在互联网领域,虽然域名很难大幅升值,但像这样的优质域名也不太可能贬值。即使产品最终失败,也大概率可以收回180万美元,可以给投资者一个相对较好的账户。此外,该产品还在 Twitter 和 YouTube 上引起了大量关注和讨论。这是由于AI硬件产品相对较少,新推出的产品容易传播,硬件产品在生活场景中的展示对用户来说更有趣、更容易。洞察力。
总体而言,AI智能硬件如果能够识别精准的应用场景,明确解决用户需求或具体问题,将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发展方向。但目前的可穿戴AI产品,比如Friend项链,在产品设计和交互体验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期待未来看到更多成熟实用的可穿戴人工智能产品,真正融入并改善我们的生活。您对未来的可穿戴AI产品有何期待?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别忘了点赞和分享这篇文章!
Compartir en Twitter Compartir en Facebook
Comentarios
Actualmente no hay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