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大V是非多?KOL和MCN的商业逻辑剖析

(0 comments)

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KOL(意见领袖,即网红)和MCN(网红经纪公司)成为热门话题。这次,我们跟随李自然的视角,深入探讨其思维方式和商业逻辑。

1. KOL“卖惨”现象与思考

最近,一系列KOL指责他们以前的公司或MCN组织以委屈和软弱的方式剥削他们。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普通人受到委屈时,根本没有人关注,甚至没有机会表现自己的痛苦来博取同情。但 KOL 则不同。他们以受害者的身份出现,可以获得大量关注,甚至获得一波粉丝。因此,KOL并不是真正的弱势群体。

为了全面了解情况,听取双方的立场声明是公平的。但现实中,当KOL与非KOL(无论是公司还是个人)对峙时,我们往往只听到KOL的声音。 KOL应该意识到自己的影响力并负责任地发言。虽然不良企业、行业毒瘤让人鄙视,但成年人也应该从自身找原因,增强防骗意识,不要随便签合同、转账。与此同时,公众喜欢夸张和阴谋论的内容。例如,MCN常被称为网红背后的资本。不过MCN门槛较低,而且很多都是小公司。他们在资本市场上并不受到青睐。这种言论有煽情嫌疑。

2. MCN 的历史

2019年,美国出现了一个名为“Make a Studio”的组织,联合运营一些Youtube频道。 2014年,迪士尼以5亿美元收购了该公司,当时另一家公司甚至出价11亿美元。这家公司成为MCN行业的鼻祖,很多MCN机构至今仍用它来讲故事,期待着被迪士尼收购的美好未来。但收购后,公司发展一般,规模明显萎缩,所以这个故事不太有说服力。

在中国,MCN发展迅速。过去几年,数量每年都在成倍增长,现在至少有几千人。 MCN的概念比较模糊。以前的网红孵化公司、网红学院、网红中介、视频账号运营公司、直播公会等现在大多都改名为MCN。

3. KOL的赚钱模式——直播

在众多赚钱模式中,直播是最赚钱的。直播带货有两个核心点:一是能否拿到商品最低价。顶级网红通常会与供应链签订三个月的价格保证协议,以确保其销售价格是全网最低的,但顶级以下的网红很难做到这一点。其次,网红有能力营造购物氛围,在直播间带头。营造节奏感,让观众有错过这一波等待下一波的心态。在这两大核心能力的影响下,直播资源日益向上方集中。第一名和第三名的销量往往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即使像罗先生这样的名人亲自出马,也未必能成功。

KOL和MCN的话题蕴含着复杂的商业逻辑和社会现象,值得我们持续关注和深入思考。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一起探索这个有趣的领域。

目前未评级

评论


目前没有任何评论

发表评论前请先登录: 登录

最近的帖子

档案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类别

标签

作者

饲料

RSS / 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