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我走进了一家由厦门百年老宅改建而成的乡村杂志社。这里,既不是传统的民宿,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杂志,而是四个从国企辞职的年轻人开始了一半城市一半乡村新生活模式的地方。
这四位年轻人大多出生于1995年,其中三人是国企海峡旅游的同事,一名是大学同学。凭借商业地产、乡村文化旅游的经验,他们走上了乡村创业之路。据经理介绍,这里就像是“厦门版的你向往的生活”。对于高压下的都市年轻人来说,这里是一个放松身心、体验不一样生活的好地方。也是青年乡村振兴乡村创新团队工作室。
走进庭院,就能看到极具闽南特色的屋顶。木制舞台将变成一个乡村小舞台,未来说唱厂牌将在这里举办现场表演。展厅将举办各类主题展览,内容涵盖乡村、艺术、创意等,有丰富多彩的文创产品,比如让朋友们花时间用乐高搭建古屋,还有自制报纸讲述有趣的故事乡村。
改造旧房子并不总是那么容易。古屋的屋顶部分倒塌。修缮过程中,房东两位60多岁、70多岁的村兄弟对农村习俗有自己的理解,对于修屋顶的方法意见不一。按照房东的要求,他们只能请师傅将已经安装好的屋顶拆除并调整,花费了数千元。这不仅造成了经济损失,还延误了工期。
园林改造也充满挑战。原本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来犁地、整治荒地。令人惊奇的是,从土里挖出5人的拖鞋和20多年前房东拥有的一个玻璃瓶。然而,土壤改良后,原本被认为难以成活的柿树在今年春天长出了新枝叶,还结出了小果子。
大家最关心的就是如何从这个有情怀的项目中获利。他们通过服务政府文旅融合项目,积累了前期资金和经验。未来,我们计划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商业变现:一是依托“春门”品牌,开展节庆活动和团购服务,精选优质目的地;其次,我们会利用这个空间作为实验场,探索我们自身的造血能力。比如,温泉开业后,将整个医院出租,与花艺、音乐厂牌等生活方式品牌合作,承接B端团队建设和品牌活动;三是《创美乡村杂志》采用快闪形式,将杂志与风景结合起来。利用商业地产资源进行推广;第四,探索内容电商模式。
年轻人进村创业,村民态度不一。相对年轻的村民很欢迎他们,因为村里一直缺乏交流的人。他们很惊讶地看到他们的到来,也很喜欢这个空间。只要不影响自己的利益,一些村民就会无动于衷。住在村民家里,村民对生活细节的关心让人一开始觉得被冒犯,但后来又感受到这种关心背后的可爱。这也是重建与邻里关系的过程。
团队中的一些成员来自城市,在参与乡村项目的过程中,他们对乡村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他们希望通过“春门”这个品牌,重拾邻里之间的互赠礼物和问候。在城市里,邻居之间可能不认识,但在乡村里,大家可以开诚布公地交流。城市人对乡村的蚯蚓、成群的牛羊猪鸭、新鲜的空气感到好奇,也认识到乡村生活也有丰富的一面。
这种半城市、半乡村的生活方式,为那些陷入城市生活惯性、感到拥挤和孤立的人们提供了一种轻松、平静的妥协。正如他们的口号“幸运流”所表达的那样,让美丽流动,坚定地朝着目标前进,认真对待身边的人和事,意想不到的惊喜就会到来。如果你也向往这样的生活,不妨来这里体验一下,说不定你就会被这独特的乡村魅力所吸引。您向往一半城市一半乡村的生活吗?快来评论区分享吧!
分享到Twitter 在脸书上分享
评论
目前没有任何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