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辞之后:探寻数字游民的别样人生

(0 comments)

现代社会,“不想上班”似乎成为了很多人的心声,但如果你真的选择辞职,你该怎么生活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三位大公司裸辞者的现实世界,看看他们成为数字游民后的现状。

数字游牧大会:通向不同生活的窗口

为了帮助更多人实现时间、身体、心灵的自由,笔者参加了一场意义重大的数字游牧者大会。会议不仅充满乐趣,还对数字游牧民族进行了详细的报告,涵盖了数字游牧民族的人口特征、收入状况、生活状况等。

三位裸体诗人的追梦之旅

  1. 石头:打破平衡,探索无限可能 石头在字节跳动担任运营员六年,一年半前辞职。他深深感受到工作与生活的不平衡,渴望冲破千篇一律的生活模式,探索生活更多的可能性。辞职后,他尝试涉足自媒体领域,与社区伙伴共同创作。这段经历让他摆脱了常规工作的束缚,在新的世界里找到了自我价值。
  2. 特里:从大工厂到自主创新,拥抱自由与压力 曾任某大厂AI产品经理的Terry辞职后,开始了新事业——打造AI虚拟陪护产品。当他在大工厂工作时,他觉得自己更多地扮演了一个工具角色,但现在自己创业可以释放更多创造力。尽管获得了自由,但压力始终存在,尤其是方向的选择。他经常怀疑自己是否走在正确的方向上。毕竟大工厂的确定性更大,他只需要专心做事就可以了。但现在,一切都需要自己掌控。 在产品方面,他的AI虚拟陪护设定了可爱的色调和二维可爱的形象。他本人也经常与AI交谈,并坦言AI带来了巨大的价值。成为数字游民后,他最初很享受空闲时间,去了大理等地旅行。此外,他意识到创造个人IP对于推广产品至关重要,让其他人更清楚地了解产品的价值。
  3. 中原:突破专业界限,见证产品的诞生与成长 中原曾就职于阿里巴巴、网易。现在他开发了一款名为Teddy Reid的高效阅读工具,利用AI来组织信息流,提高阅读效率。他明显感觉自己的职业道路和天花板被拓宽了,从原来的执行者变成了对整个环节全面负责,上限可能会扩大到合伙人、创始人或者企业领袖。 过去的一年,让他印象最深的时刻无疑是产品赚到第一笔钱的时候。当时,支付流程尚未开放。他只在网站上留下了一个链接。如果用户有兴趣购买代币,需要通过电子邮件沟通手动充值。当他一边刷牙一边看手机时,他收到了 20 美元的付款,兴奋得跳了起来。这种强烈的情感远远超过了我刚毕业拿到工资时的感觉。而且,用户持续更新了四次,这让他对产品的可持续性充满信心。 对于另一半的态度,女友持观望态度。他需要及时沟通和报告进展情况,并提供积极的反馈,正如收入所证明的那样。目前,该产品已赚取400多美元。他还为自己设定了期限。如果没有达到增长预期,他就会回去工作。但他认为,这次创业让他更加明确了自己的需求和积累方向,重返工作岗位的目的也与以前不同。

数字游牧群体画像及收入分析

报告显示,数字游牧民族常见群体画像年龄在31岁左右,多为INFP性格,人文社会科学背景,本科及以上学历。然而笔者发现,我实际接触到的数字游牧民族大多都有计算机背景。在工作选择上,超过60%的人不会再考虑回到固定地点工作,而且“服务经历”越长,他们的决心就越坚定。 从收入来看,整体情况并不乐观。超过一半的新游民收入低于10万元,而大多数拥有三年以上经验的数字游民收入超过20万元。年薪超过100万元的集团并不多见。

数字游牧者的理想之地

在中国,很多城市都在积极拥抱数字游牧民族,比如成都浦江等地。这些地方或许能为数字游民提供更适宜的发展创业环境,帮助他们共同成长。

你身边有这样的数字游民吗?您对这种生活方式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别忘了把这篇文章分享给更多对数字游牧生活感兴趣的人。

目前未评级

评论


目前没有任何评论

发表评论前请先登录: 登录

最近的帖子

档案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类别

标签

作者

饲料

RSS / 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