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流职场赛道之外,总有一些人以不同的方式书写着自己的人生篇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不工作的理发师阿健的奇妙世界。
阿健与辫子的缘分始于他18岁那年,也就是大学第一学期,当时辫子文化正在兴起。阿健被《行尸走肉》中刀妹的辫子造型所吸引,通过豆瓣认识了一位来成都旅游的白人,并开始通过分期交学费学习辫子。起初,他只是想打理好自己的头发。没想到,第二年夏天,辫子文化迅速在中国流行起来,阿健也开始根据这项技能接单。从最初为身边的朋友服务,到逐渐积累客户,他在19岁时就实现了经济独立。
大学期间,阿健还尝试过多种商业模式。大二下学期,他开设了自己的工作室,但因租金压力等问题选择关闭。相反,他与纹身艺术家朋友合作,以佣金方式继续经营业务。在此期间,他不仅扩大了经营范围,学习了穿孔技术,还和朋友们一起摆摊出售手工耳环。从每月举办一两次的集市来看,加上发辫、穿耳的生意,他每月的收入可以达到5000-8000元,有时甚至超过10000元。如此丰厚的收入足以支撑一个学生的旅行梦想。
阿健的商业天赋早在孩童时期就开始显现。十岁时,他收集了同学家长的电话号码,制作了一本类似于电话簿的“同学名录”。他以一元钱一本书的价格卖出,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高中时,他涉足运动鞋倒卖业务。这一系列的经历让他很早就下定决心不再为别人打工。
大学毕业后,阿健开始了自由职业者的生活,教书和旅行成为他生活的两大主题。他每年只用三个月的时间教书,主要是寒暑假。他收取的学费约为8000元(不同城市价格有所不同),其余时间都在世界各地旅行。在他的旅行中,他不仅享受闲暇时光,而且身兼数职。他会拍摄视频、编辑素材、关注各地商机。如果有学生在读,他也会在当地任教。此外,他还通过卖东西、代购等方式获得收入。
虽然看似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阿健也对行业现状感到担忧。随着辫子文化的流行,许多人看到了利润并蜂拥而至学习它。有的甚至在学习半年后就开始授课。阿健认为,教学需要一定的专业积累。他自己也是学了三年才开始传授技艺的。他预计,未来两年,辫子行业的竞争将变得越来越激烈。
谈到未来,阿健有着清晰且多样的计划。一方面,他希望加入节目制作领域,深入体验当地文化,与当地居民交流,拍摄真实、接地气的内容,比如去非洲部落,与当地人一起生活。一个月的时间,记录他们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他计划开设一家旅行杂货店,出售他从世界各地发现的有趣物品。为了积累开店经验,他计划去一家商店担任店长,学习如何经营。
阿健的最终目标是走遍世界每一个国家。无论他是开店还是办秀,赚到的财富都会用来支持他更深更远的旅行。就算以后死在异国他乡,他也无怨无悔。
这位不工作的辫子人用独特的生活方式打破规则,在自由与梦想之间探索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他的故事或许会给那些渴望突破传统框架、追求自由职业的人带来一些启示和鼓励。你觉得阿健的生活方式怎么样?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别忘了把这篇文章分享给更多有梦想的人。
分享到Twitter 在脸书上分享
评论
目前没有任何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