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的“美丽牢笼”中工作,似乎是一个难以逃脱的无休止的循环。无论你跳槽到哪家公司,都只是给别人工作的地方不同而已。林安,一个在自由职业路上走了七年的“荒野人”,深有感触。 7年来,她身兼自由作家、摄影师、自媒体博主、课程讲师等多重身份。她还出版了《All Work, Not Work》一书。现居大理的她认为,“荒野人”是一个偏离主流的群体。自由职业者、数字游牧者、远程办公者和经历过间隔年的人都属于这个群体。
林安入荒之前,在一家广告公司当“工作狗”,担任营销专员和内容营销员。离职前,他在一家初创公司负责营销。让她决定踏上荒野的那一刻,是她失去了跳槽的强烈愿望,认识到了职场的循环规律。于是,她决定跳出体制,尝试不同的生活方式。
从做出决定,到真正踏入荒野,林安足足准备了半年多的时间。这段时间,省钱是她的首要任务。同时,她还处理好辞职后的签证问题,巧妙地“薅了公司的羊毛”,研究了辞职后五险一金的解决方案。她对人像摄影感兴趣,利用周末一边工作一边练习,探索将自己的技能货币化的可能性。为了采访不工作的人,下班后和周末她也很忙碌。
对于自己去荒野的想法,她担心父母不支持她,所以她选择保守秘密,直到找到以自由职业者的身份生存下来的方法才告诉父母。那时,她的父母自然就接受了她的选择。
荒野中最有趣的事情就是能够决定你想要起床的时间。有了林安这样的夜猫子性格,早起工作的痛苦已经不存在了。自由职业的第一年,早上只要没事做,就可以睡到自然醒。
然而,荒野不仅仅有自由之美。如何保持稳定的精神情绪状态是一个大问题。自由职业者面临着收入、人际支持系统、社会关系的不稳定,就像大海中的浮萍一样。林安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经历一些轻微的心理崩溃和自我怀疑。七年来,她一直在学习如何让自己的情绪更加稳定,因为良好的身心状态是在荒野中走得更远的基础。
如果重来一次,林安依然会选择进入荒野。她相信,以她的性格,如果不去尝试,她会后悔一辈子。而且她觉得自己之前的准备已经足够了,她愿意再做一次。
对于立志进入荒野的人,林安提醒,生活既不是简单的荒野,也不是固定的轨道。不要贸然跳出跑道。可以先简单尝试一下,比如到车站下车,看看风景,然后再返回赛道。生活中有很多尝试和错误的空间。
而对于自己来说,在荒野之中,林安则希望能充分体验到一切。趁你年轻,身体健康,父母身体健康,对世界充满好奇,多去探索,你就不会后悔。荒野之旅,经历和探索才是真正的意义。大胆尝试,不留遗憾。这就是“荒野人”的生活哲学。
分享到Twitter 在脸书上分享
评论
目前没有任何评论